第四十章 脱俗出尘 风木含悲(1 / 2)

琴剑箫 水依生 4034 字 2019-11-25

第四十章脱俗出尘风木含悲

远山如黛绿如烟,漫卷春风花展颜。

暗香一缕沁肺腑,泉潺九曲十八弯。

幽的谷,奇的峰,秀的水,郁的树,这里是一片远离繁华的幽僻之地。

葱郁茂密的山树,巍峨耸立的山峰,层峦叠嶂上的奇花异草,轻盈曼妙的云雾,还有潺潺的溪水,清澈甘甜的山泉。

在这静谧旷远的边鄙之地,所有的景都显得格外空盈灵动,极易让思绪超脱了灵魂的局限和世俗的纷争,飘然远逸到了广袤的寰宇。

这里是远离喧嚣尘染的西南边陲,普洱山。

也许,风尘中的俗子是无暇顾及这些清新脱俗的清雅,但是天下间每一样美好的东西,总是不乏懂得其中美好的欣赏者,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。

此时,晨曦未起,云雾渐收,只是山泉幽谷间仍然缭绕着薄雾冥冥。

就在那一弯潺潺的山泉边上,传来了一缕绵长清远的箫声,伴着淙淙流水和叮咚的泉声,箫韵凝润曲折底婉,凝神听之,深感置身于远离喧嚣幽谷的幽静,深感置身于世外桃源的安逸,使人在沉寂的环境中梳理思绪,遥看芸芸众生,感悟岁月沧桑。

箫声渐渐迭起,箫韵中素净清雅,不沾一丝的杂念,旷幽淡远的音韵让人如同置身于奇雅、清秀、素心逸世而独立的空灵之中,过往的情仇爱恨一切俗念在心海的涟漪轻荡中悄然而逝,心中再无尘埃。

弄箫之人感之于正声,发之于内心,应之于双手,出之于六孔,存出尘脱俗之理想。

音韵如流水行云,流淌缠绕在幽谷、青山之间,渐渐与自然之鬼斧融为一体,成为了这人间逸景的一部分。

游移此情此境,心中油然静神虑而绝尘俗,宁息追逐名利的烦恼和执念,求得真正的出尘逸世。

既得如此妙境,箫声仍然毫无歇停之意,渐而渐深,音韵中清和之气冉冉而起,清音由内而发,和气由中而起,隐有祥瑞和谐之气,似欲谐调天人,听之导人神之和,似乎已觉天地人浑然一体,三者和谐而处。

然而,却在那祥瑞和谐之气渐起而欲浓之际,箫声戛然而止,清泉翠树之间,倏然响起一声轻叹。

撩开轻烟,只见曲折流淌的山泉旁,一块突石之上,端坐着一位年不过十七八的俊美潇洒的少年。这少年一袭白色儒衫,手持一支两尺竹箫,长发飘逸,鬓若刀裁,面如傅粉,唇若施脂,眉如墨画,目若朗星,风流之情全在眉梢眼角,顾盼间透出一种从容的态度,自有一股脱俗的气质。

这少年若是换得一身女装,定然恨煞无数怀春女子。

这时,却听少年发出一声轻叹,虽然是轻轻的一叹,却似有万般愁绪缠绕心田,若然此时有哪位闺阁少女听得这一声轻叹,也不知会勾起她的多少愁绪。

少年轻叹一声后,自言自语道:“第六篇‘止战’、第七篇‘出尘’我都已经轻车熟路,心境已然可以与这无边的幽静相融,只是第八篇‘祥和’到底又是怎样的一个心境?可惜适才吹奏到了天人合一之境时,心中忽生一缕杂念。唉!自修炼祥云八音以来,已经三年有余了,这一段时间里却是毫无进展,也不知道还要过多久才能达到‘祥和’的境界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