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二章 进逼南京(2 / 2)

连续作战了一个星期的日军,在短暂休整了两天之后,便继续开始向西进攻。

他们这一做法,已经违背了日军参谋本部的意愿。

正所谓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参谋本部下达的“攻击立止”命令,被松井石根和柳川平之助随手扔到垃圾桶里。

他们指挥着手下的士兵们,继续按照之前的预定方案,展开第二**势。

踩着泥泞的江南土地,他们开始从常熟,杭州一带,继续向西挺进,如同是一把钳子,从两边向南京城张开。

松井石根和柳川平之助两人,经过了缜密的计划和推算,认定只要再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,便足以将南京城攻打下来。

他们会派遣一支部队,从南面进攻,将芜湖等城市攻打下来,切断南京城中守军南撤的去路。

同时还会派遣一支部队,从北面展开攻击,把江阴一带防线,完全攻打下来。

届时,整个南京城,都将会面临被包围的境地。想要撤退,便只剩下了北渡长江一条路。

背水一战,听起来很是悲壮,却是兵家大忌。

饶是韩信这样的兵法大家,在背水作战的时候,也是险些失败。

在推进的过程之中,他们会有很大的后勤压力。毕竟战线越来越长,他们的弹药和粮食物资运输,都会遭受到很大的压力。

可是松井石根和柳川平之助两人都认定,他们的补给虽然不多,可是只要在一个月之内,将南京城攻打下来。

那里的粮仓,以及国军留下来的大批武器装备等,都将会成为他们最为有效的补给。

日军前线指挥官,已经决议违抗参谋本部的进攻命令,也要进逼南京城。

南京城中的国党最高军事委员会,却还在激烈地争吵,到底要不要保卫首都,和日军血战到底。

日军高歌猛进,让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人认定,南京城已经无法坚守了。从上海地区撤退下来的残军,大多编制不齐,即便是临时整编,也无法恢复其战斗力。

所以,从军事角度来看,应该弃守南京城,同时将百姓们从城中撤出,搬运走所有的物资,给日军留下一座空城。

可是这里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,而是当时国党的首都,其政治意义往往大于军事意义。

于是国党内部的政治家们,便开始思虑着,南京城至少也要象征性的抵抗一下,否则一枪不放,便拱手让与日军,实在是有损颜面。

当时参会的将领,听到这种言论,当真是大耳刮子抽他们的冲动都有了。

颜面?如果要说颜面的话,他们国党的颜面,在东四省沦丧日军手中的时候,就已经全部丢光了。

更妄谈还有北平天津,上海的丢失。

可是决定权不再他们手中,委员长思虑再三,决定将南撤的八十八师,还有三十六师等几个主力师,调遣到南京城,准备和当时城中的卫戍部队一起,拱卫首都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