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,上海所与华为实验室(1 / 2)

被CIA讯问和审查的不止威廉·肖克利一人。贝尔实验室有十几人被CIA带走了,包括固态部门半导体小组的沃尔特·布拉顿,他在二战时和肖克利一道研究硅/锗掺入杂质时发生的奇怪现象,1947年发表研究论文,并用锗做出了一个实用的固态放大器,也就是最早的晶体管。

沃尔特·布拉顿面对CIA探员也一脸的无辜。隔桌对峙一整天,CIA探员没发现沃尔特·布拉顿有什么说漏嘴的地方,嗯,也可能是经受了严格的反间谍培训。

肖克利和布拉顿被放出来之后,都暂时停职并且监视居住,不得再进入贝尔实验室一步。当然肖克利本来就下定决心要辞职创业,不进贝尔实验室就不进吧。但CIA的头目又告诉他“你今后不得接触任何尖端技术项目和承接国防合同”,肖克利这下是傻眼了。

还有一个晶体管的发明者约翰·巴丁,在“事情败露”前因为和肖克利吵架,已经离开了贝尔实验室,去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当教授,手里同时在搞两个方向的研究,一个是继续在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后面的量子理论,一个是宏观量子学。被CIA召去询问的时候,约翰·巴丁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。

被抄家的不只是贝尔实验室。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的惨败,尤其是中朝军队几种神秘武器的亮相让约瑟夫·麦卡锡兴奋异常——因为他又有活干了。而且这种事情出现,不正证明他之前在国会发表的演讲是完全正确且有预见性的吗?

波音公司。

“联邦调查局要对波音公司MX-606和MX-1599项目进行全面调查。我现在获得授权,请你们把两个项目所有的工作暂停,工程和科技人员集中控制,接受讯问。”

“MX-606和MX-1599?这两个项目的人在我们公司分布在5个实验室,此外在洛斯阿莫斯,MX-1599项目还设有联络处。这不是一天或两天就可以全部暂停和控制的。事情的缘由究竟是什么?”

FBI情报部门执行助理带着几个人走进波音总部。面对波音公司的副总裁,FBI的探员们表现得还是比较客气的。

执行助理:“我们有充分的证据怀疑防空导弹项目出现了间谍和泄密者,将美国最新的技术泄露给了中国和苏联。”

副总裁是技术方向的副总裁,听见执行助理的话,眨眨眼睛。“FBI的先生们,你们知道MX-606和MX-1599,知道它们是防空导弹项目,你们对这方面的技术一定提前做过功课,是吗?”

见执行助理点头,副总裁从身后的文件柜里取出几本资料。

“不只是CIA和FBI在收集和关注各种情报,波音公司也会,当然可能只关注与公司利益有关的技术和商业情报。所以——这也是我们的关注点之一。中国军队使用的‘汉城’式防空导弹,我们一直在关注它。执行助理先生,如果我估计得没错的话,您带来的公文包里一定也有这种导弹的资料和复原绘图。”

“我再给您看另一件东西。”副总裁将飞行员口述再绘图还原的红旗-1防空导弹图样放在桌上,从另一叠资料里取出一张蓝图,也放在桌子上。“这是MX-1599。MX-1599和‘汉城’虽然都被你们叫做防空导弹,但坦率地说,我不认为它们之间有任何技术上的关联。”

执行助理和身边的高级探员走到桌子旁,看到了波音公司的MX-1599项目的蓝图。

一枚全长14.2米的导弹……

比苏联“金雕”/S-25防空导弹还夸张。

尖头,两片稍微切了一点尖的三角形主翼,主翼下面是两个发动机吊舱,RJ43-MA-3冲压式喷气发动机。——世界上最早的冲压发动机之一,这在1951年可是黑科技。

所以MX-1599实际上是一架冲压喷气推进、巡航速度2.5倍音速、巡航高度18000米、航程700公里的战斗机,还是用助推器垂直起飞的。

“为什么MX-1599在洛斯阿莫斯实验室设有联络处?”副总裁说,“因为MX-1599准备备采用一枚核弹头,在空中引爆来摧毁整个轰炸机群。洛斯阿莫斯正在设计和制造能用于MX-1599的核弹头。”

副总裁的一番话说完,执行助理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,低头看着两张图沉思。

中国导弹长度只有2米多,射程不超过9公里,射高不超过4500米。不夸张地说,MX-1599的一台冲压发动机比整枚中国导弹还大。

……

“FBI的先生们,我要给你们提供一个信息,如果能帮到你们那就太好了。”副总裁又开口了,“休斯飞机公司,MX-799,也叫AAM-A-2。空军很喜欢这个项目,据说已经获得了F-98的正式编号。”

执行助理:“休斯飞机公司设计的防空导弹?”

副总裁:“确切地说,它是一种空对空导弹。我想你们一定有工作上的疏漏——只审查美国正在设计的地对空导弹项目,实际上,空对空导弹经过一些不太大的修改,就能从地面上发射。据我所知,MX-799全长7英尺,直径7英寸,最大射程6英里,这些数据都和‘汉城’防空导弹吻合。”

副总裁总算把探员们打发走,但波音公司仍然被要求补交所有核心人员的忠诚报告。

麻烦是麻烦一些,但总比项目停摆好得多。

况且看执行助理今天恍然大悟的表情,大概是成功地把祸水引到休斯公司去了。

……

上海。

列别杰夫来中国已经2年了。

别的苏联专家来华,是来帮助中国搞基础工业建设。老列来中国是继续他在乌克兰的学术研究。而且过去这两年,老列在上海获得的成果或者、技术突破一个接一个,比在乌克兰磕磕碰碰、偷偷摸摸搞设计舒服多了,用一个词形容就是,简直爽到飞起。

列别杰夫的夫人现在在上海大学当教师,女儿跟一组援华专家当翻译,全家都搬过来了。苏联一级技术专家的标准待遇——独栋小楼也不差,还有定点的俄餐馆。

不过说到吃……现在老列和唐华正在城隍庙附近的小馆子坐着,熟练地用筷子夹起一只灌汤小笼包,先咬破包子的一角,吸掉里面的汤水,再把整个小笼包丢进嘴里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