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,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(1 / 2)

633型(R级)潜艇的建造计划很简单:武船单船台生产线,一艘接一艘一直造下去,造到1960年,以后的事再另外打算。

第一艘组装的633型潜艇建造周期给船厂人员和设备留足了磨合的时间,船台周期18个月,舾装周期10个月。但是到1960年,船台建造期要缩短到12个月,舾装周期7个月。

也就是到1960年,武船建造潜艇的频率会达到1年1艘。建造速度说起来很吓人,但到1960年底,也就是第5艘潜艇开工、第3艘潜艇交付而已。

“这几年,你们设计部门反倒是最轻松的,”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蒋大静说,“有空就帮船厂工程组做点事吧。到1960年要实现所有关键设备国产化,你看看都有多少大家伙:柴油机、蓄电池组、耐压壳钢材和耐压壳焊接技术、主轴、螺旋桨、声呐、潜望镜……鱼雷这里没提。”

633型潜艇配8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,前6后2。第一艘633型潜艇1958年4月竣工,鱼雷厂表示躺平,不可能这么快造出国产鱼雷来。

导弹方面,沈阳112B厂表示58年4月保证给你用上潜射型鹰击-2,但是严重吐槽了633型潜艇的声呐:这货侦听全速行驶的往复蒸汽机货船,侦听距离也只有30公里。如果没有其他信息平台提供目标参数,那射程42公里的鹰击-2就被浪费了。

……

10月24日,武汉长江大桥。

主席的专列前一天抵达汉口。当然专列不是只坐主席一个人,唐华、刘鼐、李复春,还有交通部铁道部的同志们在后面挂着一节车厢一起到了武汉。

1953年,主席曾到过一次武汉视察。当时主席径直走到长江边上,看到江面有很多“小划子”——用桨拨水行驶的小船来来去去。主席20年代到过很多次武汉,看现在的场景和二十多年前没什么差别,这种小划子在长江里遇到急流很容易翻船。

主席问交通部中南局的同志,难道现在不能造一些好点儿的机动渡轮吗,交通部的同志说老百姓觉得这样方便,虽然危险一些但抬脚就能走。

主席听到这话说,看来解决问题还是得靠架桥。

24日的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是全武汉市的节日。现在所谓的武汉市,这个时候说是武汉行署下辖的三个市更为恰当:武昌、汉口、汉阳三个城市被长江和汉江隔开,从其中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办事,肯定无法当天返回——路上就要花一整天的时间。

中国铁路的南北大干线——京广线,以前也是不存在的。北边那一段叫做京汉铁路,南边从武汉到广州叫做粤汉铁路。也多亏没有长江大桥,要不然孙中山在广东造反的时候,可能就被北洋军阀直接过来踩死了。

……

通车典礼开始,长江大桥的公路桥面,三列汽车和一列人流缓缓并行,从桥的一头往另一头开。

第一排三辆卡车,第二排三辆大平头公交车,第三排是小汽车——这时候全武汉都凑不齐30辆同样型号的小轿车,所以这个三列30辆的轿车是杂牌而且杂色的。

主席在龟山上,一边鸟瞰武汉三镇的风景一边询问着有关大桥建设的情况。当杨在田简要汇报了大桥的规模后,主席问:

“有苏联专家在这里,可以修这样的桥,如果没有他们,可以修吗?”

杨在田:“可以。”

主席转向铁道部长縢岱远:“你也敢打包票么?”

“能修!我们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,设计人员积累了大桥设计的经验,工程师和技工学会了建造的技巧。而且,国内的钢铁产量在增加,能够冶炼加工的特种钢材品种越来越齐全,如果再建造一座这样的桥,我们可以少用甚至不用苏联进口的钢材。”

杨在田拿出一本《武汉长江大桥工程》画册送给主席:“这本画册里有一封信,是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全体职工写给您的。而且,我们想请主席给我们工程局的全体职工题个词。”

主席:“这我得好好想想。”

……

1927年上半年,主席在武汉曾写了一首词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:

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。

黄鹤知何去?剩有游人处。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!

当时的形势其实很不好。就在十几天前,4月11日,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,次日就是412反革命政变。在4月底,不少军阀和地方实力派开始捕杀共产党员,全国一片白色恐怖。

为了准备最坏的情况,主席就是在武汉,把杨开慧和三个孩子送回湖南。总理此时刚从上海脱身,赶往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商议下一步行动。但主席并不知道总理这一路上能否安全抵达。

所以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的上阙既有“沉沉一线”也有“莽苍苍”“锁大江”的凝重。但这种沉重感在下阙的最后部分一扫而光。大概也只有主席,才能在这个时候在诗词里写出“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”的句子。

……

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之后,唐华从汉口坐车直接去武昌——大桥真方便。

同样去长江南边的还有刘鼐,唐华去武钢,刘鼐去武船。

“10月8日高炉点火,9日出第一炉铁水,现在武钢一号高炉和后续的生产线已经全部动起来了。”武钢副厂长兼总工周传典与唐华在厂区里,眺望远处200米的一号高炉。

“从满清到民国,武汉钢铁业发展了几十年,今天我们三年就把他们甩到了后面,”唐华说,“二号高炉明年5月启用,但是二号高炉和一号也不是完全相同的,在建设和调试时你们要分清楚了。”

周传典:“二号高炉与一号高炉基本相同,炼钢平炉升级为转炉,钢材加工从出钢坯到直接进1.5米轧钢线出钢板,这后几个设备我们都做好了相应的技术支持。”

武钢一号高炉搭配超大型平炉,炼出的碳钢以钢坯的形式直接出厂,供应华中地区各种金属加工厂、机械厂的用钢需求。虽说年产75万吨,但国家计委稍做计算,这75万吨扔进华中地区的钢坯需求里面也就听个响。

除了华中地区,华南——广东广西也在嗷嗷喊着要钢铁呢。

唐华:“有这么多苏联专家把关,有钢铁研究总院的专家指导转炉建设,我是彻底放心的。该注意的是废水废渣排放,这两个问题能否解决好,决定了你们与地方关系的融洽度。”

钢铁厂的污染物排放一共三类、废气、废渣、废水。

目前还没精力和财力搞环保工程,能做的就是让废渣排到不影响城市建设的地方、废水排到不影响城市环境的地方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