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大闹乾坤 完(鸣谢六倍役满兄5K币打赏,5K字奉上!)(2 / 2)

代号昆仑 慕容鹉 6909 字 2021-08-30

“青帮‘黄’八蛋!”围观群众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搞的,就这么毫无顾忌地跟着这个帅哥喊了起来。

倪大野又用沪语喊了一句创新口号:“三鑫杜宗生!”

三鑫就是杜月笙开的法租界第一家烟土行——三鑫公司;而“宗生”在沪语中就是畜牲的意思。

三千多号人忘情地呼喝道:“三鑫杜宗生!”

倪大野右手往上一指道:“青帮黄八蛋——这边的朋友把你们的手举高高!”

“青帮黄八蛋!”

他的左手张开放在耳边:“三鑫杜宗生——为什么我听不到那边朋友的声音!”

“三鑫杜宗生!”

倪大野心说,可惜了,我要是穿越成威廉二世或者兴登堡的小舅子,那还有元首什么事啊?

“好了好了。”

带领围观群众喊了几句口号之后,倪大野抬手向下压了压道:“女士们,先生们,现在我又不怕了!”

“因为自古以来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只要阿拉这些良善市民团结在一起,那青帮就是一个——屁!哈哈哈……”

“对的,就是一个屁!”大世界众人也随之哄堂大笑。“哈哈哈……”

此时孙悟本孙大记者也是心中狂喜,因为他这一次总算捞到一条大新闻啊。他正要再次发问……

“明初,别再问下去了!”他旁边的孙家振却急忙叫停。

孙悟本不解地问道:“爷叔,为啥不让我问了?”

“明初,侬还没有看出来吗?”孙大社长一指楼下的倪大野道,“此子分明是一条过江恶龙!”

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:“他根本不怕青帮,说不定他此行就是冲着马祥生而来。至于目的吗……上海滩从来不缺野心家啊!”

老孙这是高估倪大野的野心了——更确切地说,他还是低估倪大野的野心了。

对倪大野来说,给人家当“夜壶”的地下大亨有什么好做的——真是的,现在黑道文不吃香了啊。

不过有一点他说对了,倪大野不怕青帮,更确切地说,他不怎么忌惮1927年的青帮。

后世影视作品里面的魔都帮派那都牛逼得不行,下有万民拥戴,上有百官庇佑,就连常总司令和日本侵略者也要给三分面子。

然而在这个时间点上,他们根本没有那么牛逼——没错,青帮确实是地下世界的鼠王,但是其手中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公权力。

众所周知,青帮崛起的契机是“四一二”,他们充当了常总司令的鹰犬,镇压了上海的革命运动。

但是他们崛起的主因是从明年正式开始的“沪人治沪”——上海成为特别市之后,除了市长由行政院简任之外,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基本是上海本地人。

不得不说,“X人治X”是个极为糟糕的政策,不管这个X是什么地方,也不管其本身的目的是什么。

实际上,南京政府建立上海特别市的原本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其的控制。

同时呢,上海这边也有一帮资本家想要用这种手段来攫取当地的公权力。

可是两边都没有想到……嗯,也许想到了也并不在乎,正因为沪人治沪,本地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更容易渗透进政府组织,就把白道给染黑了。

所以由此开始,青帮的势力一步步地变大,不出几年就成了魔都的“DEEP STATE(川皇口中的影子政府)”。

而青帮流氓取得了公权力之后,又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洗白机会,那就是发生在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的淞沪事变。

就像杜琪峰那部神作《黑社会》之中说的,我们黑社会也要爱国啊。

当时杜月笙为首的帮会中人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爱国热情,使得他们相当程度上获得社会各界的谅解和认同。

杜月笙这个青帮大亨和常凯申这个大反动派,他们都是托了抗日的“福气”——当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,那么人民内部矛盾就变得次要,他们两位也就“洗白”了。

说得在深入一点,KM党这个百年烂党始终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深入基层的治理体系,只好把城市基层拱手让给了有活力的社会组织,完全可以看做城市版的“皇权不下乡”。

民国这种治理模式在49年之后依然存续了下来,就在“传统文化在宝岛”的那个宝岛。

城市里面的有活力社会团体,乡村中的宗族长老,这两者和政治人物相勾结甚至合体,就成了所谓的“桩脚”,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“民主”选举。

然而在1927年11月底这个时间点上,青帮大亨们都还没有成为大亨,自然也不可能一手遮天——不过正如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的记述,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。

既然只是在萌芽状态,倪大野怕他们奶奶个熊?

“好吧,爷叔。不过我总要问问此人究竟是谁吧……”

说着孙悟本就扬声说道:“这位先生,请教尊姓大名?”

好聪明,这是一根好聪明的人。

“咳咳咳。”

倪大野特意清了清嗓子,从丹田提了一口气道:“在下,余姚倪……”

“哐当!”

恰在此时,一大群手持法式M1916步枪的安南巡捕冲进了大世界的大门,而领头的却是几个身着便装的巡捕房“包打听”。

“都楞在这里做啥,快点滚开!”

他们“咵咵咵”地跑上了二楼小广场,一边驱赶人群,一边半包围了倪大野。

其中有个相貌堂堂的便衣巡捕越众而出,义正言辞地道:“你快把马祥生给放了!”

“呵呵呵,侬是啥人?”倪大野不但没放,脚上还加重了气力,翻了一个白眼,冷笑着问道。

华人巡捕大声说道:“我叫金九龄,巡捕房华探长。你又是什么人?”

“哦,侬就是金九龄啊。”倪大野恍然道。

古龙《陆小凤·绣花大盗》中有一位六扇门总捕头金九龄,其实这位“金总捕头”的历史原型就是倪大野面前的“金总督察”。

这个金九龄也是黄金荣的弟子之一,会在三十年代出任法租界巡捕房华人最高警职——华人总督察长。

这位老兄在解放后跑到了宝岛,还开起了“浴室”——按照对岸的说法,这是“八大行业”。

想必,古大师也是因此知道金九龄这号人物的。

此人的经历也颇为传奇,他是原籍江苏阜宁的“江北宁”,十几岁的时候不幸父母双亡,不得不跟着同乡一路乞讨,来到上海讨生活。

进了大上海之后,他一开始在十六浦一带当黄包车夫,因为卖相不错而被“阿桂姐”看中,转行去妓院里面当了龟公。

当然啦,江湖上也有人说他是当了林桂生的面首,就此吃上了软饭。

在“阿桂姐”的介绍之下,他也拜了黄金荣为“老头子”,进了法租界巡捕房,现任华探长一职。

金九龄看了一眼他脚下的马祥生——马爷现在是惨不忍睹,出气比进气多,看上去命不久矣的样子。

所以他疾言厉色地道:“你快点放开人质,不然我们就要开枪了……”

“不要开枪!”

原来这个时候,李沣扶着刘纪文,和虞凌凌、倪贞筝走出了乾坤大剧院。

刘纪文忍着头上剧痛道:“金探长是吧?我是前南京特别市市长刘兆铭,这位是……”

他一指倪大野,正要开口介绍。

“哈哈哈……”

倪大野大笑一声,接口道:“本人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。我就是先总理的二表舅子,宋部长的姑表弟,常总司令的三表舅子……”

“余姚倪大野是也!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