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(1 / 2)

代号昆仑 慕容鹉 4000 字 2022-07-24

eil)三位警官率先创新了手枪射击、徒手格斗和刀具格斗的训练,以及特种部队技术,

后来费尔贝恩上尉带着这些发明,进入英国殖民地塞浦路斯和新加坡的警务机构。再后来,他又回到了海军陆战队,并且培训出了英军的“哥曼德”(Commando)特种小分队。

更加有意思的是,费尔贝恩和赛克斯两人发明了一种作战刀具,就名为“费尔贝恩·赛克斯作战刀(简称“F-S”刀)”

徐弘毅自觉地站出来当了翻译官道:“倪先生,这位是威廉·费尔贝恩上尉。他说……”

“谢谢,徐探长。我会英文。”

倪大野打量一下这位费尔贝恩上尉,笑着用英语道:“上尉先生,请问是不是想和我打上一架?”

“是的,倪先生。”

费尔贝恩上尉也一直在打量他,闻听此言便点头道,“我刚才看过你杀的那些人,实在不相信你能在他们全无反抗之下杀死他们。所以我想和你试试。”

“上尉先生,既然你想试试,那么我就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功夫。”

倪大野拿起一支筷子,在筷子头上沾了一粒蛋炒饭,便冲着他问道,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

费尔贝恩上尉摆出了拳击的架势道:“倪先生,我准备好了……嗯?”

他眼前一花,就觉得太阳穴上有点一样,抬手一摸,赫然是一粒米饭!

“买糕的……”

他再打眼一看,就见倪大野指着自己手中的筷子,上面的米粒已经消失不见!

“CAPTAIN,TAKE A LOOK(上尉,请看好了)!”

倪大野顺手把手中的象牙筷子往木桌上一插,就听“噗嗤”一声,这根筷子像捅破报纸一样,把桌面捅了一个对穿。

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”

别说费尔贝恩这个老外了,就连在场的中国人都看的目瞪口呆。

倪大野拿起椅背上的礼服,往身上一批,拍了怕呆若木鸡的唐生明道:“老四,愣着干嘛?我们走了!”

“倪先生……”杨耐梅下意识地想要说点什么。

倪大野转头对她一笑道:“杨小姐,我们后会有期。”

庞梓出了杨宅,坐上了自己的专车,吩咐道:“去爱庐嗯?!”

突然,庞山诺透过车窗在围观人群中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,他立马全身绷紧,甚至伸手去摸自己腰间的配枪……

司机也注意到了他的异样,立马问道:“庞处长,侬哪能了?”

“吁……没啥,我看错了。”庞山诺最后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,对着司机挥手道,“快开车吧。”

原来围观人群中有一对打扮得十分入时的夫妻,男的西装革履,女的旗袍高跟鞋。

旗袍女子有点紧张地小声道:“翔宇,我们还是快点回礼查饭店吧。”

“好的,小超。”西装男子轻轻应了一声,用手压了一下礼帽,带着自己的妻子挤出了人群。作者的话:

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,嗯,还有催更票。

第三十九章 少山大野 一(周五第一章)

“黄包车——去外白渡桥。”

这对夫妻坐上了黄包车,一路向东直至外滩。

车到外滩转向北行,就到了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河口,而在河口之上便是大名鼎鼎的外白渡桥。

黄包车到了外白渡桥桥口,他们就下了车步行——表面上他们是散步,实际上是在确认有没有盯梢。

他们安步当车地走过了外白渡桥之后,就来到了一条东西向的小马路——黄浦路。

这条只有四百多米长小马路因在黄浦江北岸而得名,是上海少数日后没有改名的马路之一。

别看黄浦路十分“短小”,但是内涵“丰富”,其还有一个别称为“领事馆路”。

原来黄浦路20号为俄国领事馆(现今仍是),50号为美国领事馆(一战后搬走),80号为德国领事馆,106号为日本领事馆。

嗯,俄、美、德、日这个“四国大战”的布局,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啊!

不过正是因为黄浦路上有这么多家领事馆,所以治安那是刚刚的。

别说什么地痞流氓,就是华界的便衣警探们也很少上这里“触霉头”——只要一个搞不好就是妥妥的外交事件啊!

而黄浦路15号就是鼎鼎大名的礼查饭店……

这对夫妇对这里十分熟悉,都可以说常驻地点了。

其实吧,从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开始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抗战期间,这家这的男主人就在以黄浦路15号的礼查饭店为圆心不超过3000米的街区中,神出鬼没地开展地下工作。

今天也是赶巧了,他们去法租界的霖生医院看望了一位病人——好吧,就是“长庚”同志,他有一个重要情况需要上报。

但是呢,这个重要情况有点让人匪夷所思,同时又需要严格保密,于是“长庚”同志就通过联络管道,直接找上了这对夫妇,做一个直接汇报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