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(2 / 2)

代号昆仑 慕容鹉 4000 字 2022-07-24

第一,由于丧失了指挥体系,第三师团正处在战争迷雾当中。他们根本不知道周围有多少支那军队,只知道对方火力极为猛烈——他们和其他第一次遇到“没良心炮”的部队一样,以为这是“重炮”。

第二,虽然1928年日军也称得上蛮勇,但是还没有蛮勇到后世不管不顾都要“猪突”的地步——毕竟“皇道派”那帮乡下穷小子。还没有成为日本陆军军官的主流。

第三,在这帮名古屋人想来,他们不过是稍微转进一下下,等探明情况再回来不迟——城中不是还有第六师团和其他友军部队吗?

“团座,李团长来了!”

既然邓李两团合兵一处,总得有个指挥官,按照从军资历自然是邓殷藩来出任。所以李延年必须向他请示。

不过需要联络的话,他只要派个通讯兵过来就行了,自己这么巴巴地赶来肯定是有大事相商,

果然李延年一过来就急不可待地来了一段连珠炮:“邓团长,看第三师团的仓皇表现,日军必定是丧失了有序指挥……”

“倪大野果然是炸掉了日军司令部,商埠内的第六师团情况应该比第三师团还要糟糕……”

“现在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,我们两个团只要杀进去,说不定就能、就能、就能……”

今年双十二岁的李延年还是那个“少年”,自然想要干一票大的,比如说全歼第六师团——不过呢,他自己都觉得这个念头有点荒唐,所以这话就有点说不出口了。

“………………”

邓殷藩没有接李延年的话茬,而是拿起望远镜看向了南边商埠的方向——那里也起了多处火头,火势在东南风的吹拂之下,正在向西北蔓延;枪炮声和喊杀声更是随着狂风,从商埠南边传到了此处。

“参谋,我部伤亡如何?还有多少炮弹?”观察了半天的邓团长突然沉声问道。

一旁的军需官立马高声道:“报告团座,我部战死二十余人、重伤五十余人、轻伤八十余人,炮弹尚有两百余发。”

“李团长,你那边的伤亡情况统计了吗?”邓殷藩再次问道。

李延年已经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,颇为兴奋地道:“邓团长,我部伤亡轻微,不值一提。”

“嗯……”

都说男人至死都是少年,邓殷藩也不例外啊!

到了这个时候,这位老“少年”就有了那么一点不该有的想法:老子用两个团把一个日本甲种师团给击退了,未必不能再用这两个团干趴下另一个日本甲种师团,外加关东军一个旅团,还有若干联队和中队。

想到这里,他忍不住就看了一眼李延年——小李今年二十出头,而老邓却已经三十过半,一个是风华正茂,一个是人到中年。

是啊,老子已经人到中年,还是不上不下地只是一个中校团长,此时不搏,更待何时?!

下定决心地邓殷藩深吸了一口气道:“我命令:全军出击,目标——日军司令部!”

济南商埠“原”日军司令部,七时四十分许。

其实和本地人王耀武想的一样,他这一路上最大的阻碍并非日军,而是日侨。

别忘了,这帮所谓的“侨民”可是日本殖民的急先锋,“济南惨案”的一半帐要算在他们的头上。

在一个小小的济南,就有十几支不同名目的“日侨义勇团”,说他们是助纣为虐那是恰如其分。

王耀武可是国军中有名的悍将,号称“宁遇阎王,莫碰老王”。

1934年,他率领补充一旅同红十军团在谭家桥遭遇,一战打崩红十军团。军团高层领导方志敏、刘畴西、寻淮洲、胡天陶四人牺牲,只有参谋长“粟多多”一人逃脱——直到15年之后,“粟多多”终于报此大仇,在济南附近生俘王耀武。

他在抗战之中表现也极为抢眼,屡屡与日军血战不退,名列与“国军十大抗日名将”之一,也让他的第74军成了王牌部队。

其实在民国军界,张灵甫都配不上和他相提并论。时人的说法是“三李不如一王”,而这三李是李延年、李仙洲和李玉堂这三位山东籍将领。

而且此君和日本人犯冲,后世的说法是“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,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,几乎是无役不予,而且战绩颇佳”。

因此这位仁兄对于挡路的日军和日侨绝不客气,反正手上有许多炸药包,哪里打枪就往哪里扔包——一路上“呯呯邦邦”地好不热闹,“呼呼啦啦”地好不红火。

呆在工事里面的日军还好受一点,当场炸死也少受点活罪;住在民房里面的日侨可倒了大霉了,日侨中的不少妇孺和老者来不及逃脱,活活烧死在火场之中。

这也只能说:杀人者,人恒杀之!

今晚的东南风大的邪乎,火借风势瞬间就朝着西北方烧了过去,人随火势也一路往前冲,就冲到了预定的接应位置——经七路和纬十路的路口。

不过、可是、然而,他们没有见到本应该出现的倪大野!

“连长,我们怎么办?”

王耀武一咬牙道:“还能怎么办,继续往前搜索。”

于是他们找啊找啊找啊,就找到了一片修罗地狱……

不得不说,熊本第六师团不愧是全日本陆军中数一数二的王牌部队。

当附近的官兵看到“司令部の大破”的景象之后,第一反应就是前往救援。

不救不行,那里可是有着他们的中将师团长,还有整个指挥机关啊啊啊!!!

福田彦助这帮人要是全死了,第六师团这个甲种师团还当什么甲种师团?编制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一个问题。

一个甲种师团高层全军覆没,大日本帝国皇军还当什么皇军?名声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一个——这不是一个问题,肯定是保不住了,只能尽量挽回吧。

于是三千多名日军士兵——第六师团和第33旅团的余部冒着二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