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,受赠者肯定包括您,后来的识别系统中增加了您的权限,否则您是不可能进入的。

云天明先生希望你们在这个小宇宙中躲过我们的大宇宙的末日,就是大坍缩,在新的大爆炸后进入新的大宇宙。

他希望你们看到新宇宙的田园时代。

现在,我们处于一个独立的时间线中,大宇宙的时间正在飞速流逝,你们肯定能够在有生之年等到它的末日。

按更具体的估算,大宇宙的坍缩将在十年内达到奇点状态。”

“如果新的创世爆炸发生,我们怎么能知道呢?”

关一帆问。

“我们能知道的,我们能够通过超膜检测大宇宙的状态。”

智子的话让程心想到了云天明和艾AA刻在岩石上的字,但关一帆想到的更多,他注意到了智子提到的一个词:田园时代。

用这个词描述宇宙的和平年代是银河系人类的说法。

这里有两个可能:一是巧合,三体世界也正好选择了这个词;第二种可能性就十分可怕——三体世界已经侦测到银河系人类的存在,由云天明快速赶到蓝星可知,三体第一舰队的世界距银河系人类的世界已经很近了。

现在,三体文明已经发展到能够建立小宇宙了,这对银河系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威胁。

但他立刻笑出声来。

“你笑什么?”

程心奇怪地问。

“笑我可笑。”

确实可笑,即使在进入小宇宙之前,距他离开银河系人类的二号世界也已经一千八百九十万年了,现在,他来自的大宇宙可能已经过去几亿年,他是在替古人担忧。

“你见过云天明吗?”

程心问。

智子轻轻摇头,“没有,从来没有。”

“那艾AA呢?”

“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地球上了,以后再也没见过。”

“那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呢?”

“647号宇宙是一个订制产品,完成后我就在这里了,我嘛,本质上只是个数据体而已,可以拷贝许多份。”

“可是你知道吗,云天明把这个宇宙带到了蓝星?”

“我不知道蓝星是什么,如果是一颗行星的话,他不可能把647号带到那里,因为647号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宇宙,不在大宇宙内部,他只能把647号的入口带到那里。”

“云天明和艾AA为什么不到这里来呢?”

关一帆问。

这也是程心最想知道的,她之所以还没问,是怕得到一个悲哀的答案。

智子又摇摇头,“不知道。

识别系统中一直有云天明的权限。”

“还有别人的吗?”

“没有,到目前为止只有你们三个人。”

沉默许久后,程心轻声对关一帆说:“AA是一个很注重现世生活的人,她不会对几百亿年后的新宇宙感兴趣。”

“我感兴趣。”

关一帆说,“我很想看看新宇宙是什么样子,特别是当它还没有被生命和文明篡改扭曲的时候,它一定体现着最高的和谐与美。”

程心说:“我也想去新宇宙,奇点和大爆炸会把这个宇宙的一切记忆都抹去,我想把人类的一部分记忆带到新宇宙去。”

智子对程心郑重地点点头,“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,已经有人在做了,不过你是做这事的第一个太阳系人类。”

“你的生活目标总是比我崇高。”

关一帆在程心耳边低声说,程心也听不出他这话究竟是玩笑还是认真的。

智子站起身说:“那么,你们在647号宇宙的新生活就开始了,我们出去看看吧。”

一出门,程心和关一帆就看到了一幅春耕的景象,那些柱状机器人都在田里干活,它们有的用钉耙平整田地(地很松,已经不用耕了),有的在平整好的田里播种。

它们干农活的方式都十分原始,没有能拉的宽耙,只是用手握的小耙一点点地平地;也没有播种机,机器人一手提着一个装种子的袋子,一手把种子埋进地里。

整个场景有一种古朴的色彩,在这里,机器人甚至比农夫更贴近自然一些。

智子介绍说:“这里存储的粮食只够你们食用两年,以后就要靠种地生活了。

现在播下的种子,都是程心给云天明带的那些种子的后代,当然都经过了改良。”

关一帆看着黑色的田地,有些迷惑,“我觉得,这里用培养槽无土栽培比较合理。”

程心说:“从地球出来的人,对土地都有一种迷恋。

记得在《飘》里面,郝斯嘉的父亲对她说过这样的话:孩子,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为之拼命和流血,除了土地。”

关一帆说:“太阳系人类为他们的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,或者说,只剩下你和AA这两滴。

可有什么用,还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?

现在那个大宇宙可能过去了几亿年,你真以为还有谁记得他们?

迷恋土地和家园,已经不是孩子了却还是不敢出远门,这就是你们灭亡的根本原因。

我说的是真话,不怕冒犯你。”

看着激动的关一帆,程心微微一笑说:“你没冒犯我,你说的是真理,我们也知道,但是做不到。

你也未必能做到,不要忘记,你们‘万有引力’号上的人是先成为俘虏,然后才变成银河系人类的。”

“那倒是……”关一帆蔫了一些,“在太空中,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男人。”

以太空的标准,合格的男人不多,程心也不会喜欢那样的男人。

她想到了一个合格的男人,他的声音犹在耳边:前进,前进!不择手段地前进!

“不要想过去的事了,现在,一切都是新的开始。”

智子用甜美的声音说。

647号宇宙中的一年过去了。

田里的小麦收获了两季,程心和关一帆两次看着翠绿的麦苗慢慢变成金黄的麦浪,旁边的菜地里也一直充盈着绿色。

这个小小的庄园里有着完备的生活用品,所有的用品都没有商标,显然是在三体世界制造的,但在外形上与人类的产品完全一样,没有任何异域特征。

程心和关一帆有时到田里与机器人一起干农活,有时则在小宇宙中散步。

散步时只需要一直走下去,只要不注意自己上次留下的脚印,就有穿过无穷无尽的小世界的感觉。

但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电脑前。

在小宇宙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激活一个终端窗口,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电脑主机在哪里。

电脑中有大量地球人类的文字和图像资料,大部分是广播纪元之前的,显然是三体世界收集的人类世界的信息,遍及科学和人文的所有领域;但更多的信息是三体文字的,数量巨大,浩如烟海,这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。

在电脑中找不到把三体文字翻译成人类文字的软件,于是他们开始学习三体文字,智子成了他们的老师。

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极其困难,原因在于三体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,与人类的表音文字不同,与语言无关,直接表达含义。

人类在远古时代也出现过表意文字,比如一部分象形文字就是表意的,但后来消失了,人类的阅读习惯完全变成了表音的习惯。

不过,他们发现这种困难只是在开始时存在,越往后越容易。

他们经过艰难的两个月后,进步逐渐快起来。

与表音文字相比,表意文字最大的优势在于阅读速度,这种文字阅读起来比表音文字至少快十倍。

程心和关一帆开始磕磕绊绊地阅读三体文的文献资料。

他们最初的目的有两个,一是想了解三体世界是如何记载他们与地球文明的那段历史,二是想知道这个小宇宙是如何建造的——对于后者,他们知道真正从专业角度了解不太可能,但至少应该从科普角度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智子说,要达到这两个目标,他们还需要一年时间进一步掌握三体文字,再用一年去阅读。

建造小宇宙的基本原理确实令他们难以想象,即使是其中一些层次较低的奥秘他们也很长时间弄不明白。

比如在一立方千米的空间中,生态循环是如何建立的?

太阳是什么?

它的能源从哪里来?

最令人费解的是:作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,小宇宙中的热量到哪里去了?

当然,他们最关心的是:小宇宙可以和大宇宙通信吗?

智子告诉他们,小宇宙绝无可能向大宇宙传递信息,但接收到大宇宙的信息广播却是有可能的。

她说,所有的宇宙都是一个超膜上的空泡(这涉及三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图景,对此她也无法进一步解释),大宇宙有足够的能量把信息在超膜上传播。

但这很困难,需要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,如果大宇宙这么做,可能需要把相当于一个银河系的质量化为纯能。

其实,647号宇宙中的监测系统经常收到超膜上其他大宇宙的信息,有些是自然产生的,有些是无法解读的智慧信息,但从未收到他们所来的那个大宇宙的信息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像那条小溪中的水,平静而流畅。

程心开始写回忆录,记述她所知道的历史,她把它称为《时间之外的往事》。

有时候,他们也设想新宇宙中的生活。

智子告诉他们,按照宇宙学理论,新宇宙在宏观上一定是高于四维的,甚至很可能高于十维。

当新宇宙诞生后,647号宇宙能在其中自动建立出口并检测周围的环境。

如果新宇宙高于四维,小宇宙出口可以跨越空间进行移动,直至寻找到合适的生存环境;同时,还可与三体世界其他小宇宙的移民进行联系,当然,也可能与银河系人类的移民联系上。

在新宇宙中,旧宇宙的移民几乎属于同一个种族了,应该可以共建一个世界。

智子特别强调,在高维宇宙中,有一个因素使生存的几率大大增加:在众多的维度中,可能有多于一个的维度是属于时间的。

“多维时间?”

程心一时无法理解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。

“即使时间仅有二维,也将呈平面状而不是直线状,有无数个方向,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做出无数个选择。”

关一帆解释说。

“其中总有一个选择是对的。”

智子说。

在麦田第二次成熟后的一个深夜,程心醒来,发现关一帆出去了。

她起身来到外面,看到太阳已经变成一轮明月,小世界沉浸在如水的月光中。

她看到了关一帆,他正坐在小溪旁,她在他月光下的背影中看出了忧郁。

在这真正的二人世界,两个人都对彼此的精神状态十分敏感,程心已经发现关一帆有心事。

其实,他在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很阳光的状态,直到几天前他还对程心说,如果他们真能在新宇宙中安定地生活,也许他们的孩子能够重建人类种族。

但后来,他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,常常一个人长时间沉思,有时还在终端窗口计算着什么。

程心在关一帆身边坐下,他把她轻轻搂在怀中。

月光中的小世界十分宁静,只有小溪中的水声。

月光照着成熟的麦田,明天就要收割了。

“质量流失。”

关一帆说。

程心没有说话,只是看着溪水中跳动的月光,她知道他会解释的。

关一帆接着说:“我最近一直在看三体的宇宙学,刚刚看到了一个对宇宙数学之美的证据:宇宙在质量上的设计是极其精巧的,三体人已经证明,宇宙的总质量刚刚能够使宇宙坍缩,一点不多,一点不少,总质量只要减少一点,宇宙就由封闭变成开放,永远膨胀下去。”

“可质量在流失。”

程心说,她立刻意识到了他最后几句话的含义。

“是啊,质量在流失。

仅三体世界制造的小宇宙就有几百个,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世界,为了逃避大坍缩,或为别的目的,又制造了多少?

这些小宇宙都在带走大宇宙中的质量。”

“我们应该问问智子。”

“我问过,她说截至647号宇宙建造完成时,按照三体世界观测的宇宙状态,还没有发现质量流失产生的任何影响,宇宙是封闭的,必定会坍缩。”

“那647号完成以后呢?”

“她当然不知道了。

她说,在宇宙文明中有一种智慧文明的群体,很像归零者,叫做回归运动,他们力图制止小宇宙的建造,并且呼吁把已经建成的小宇宙中的质量归还给大宇宙……但这方面的情况她知道得也不多。

好了,不要再想这些了,我们不是上帝。”

“可是,咱们早就不得不想上帝要想的事了,不是吗?”

他们一直坐在小溪旁,直到月亮变成太阳。

小麦收割后的第三天,收获的麦子都已脱粒入仓。

程心和关一帆站在地头,看着机器人翻耕土地,准备下一季的播种。

现在仓库里已经堆满了粮食,再种小麦就没有地方放了。

要是在以前,他们会热烈地讨论下一季地里种什么,但现在,程心和关一帆都心事重重,不再关心这些事。

在整个收割和打场的过程中他们都待在房间里,讨论着各种可能的未来。

两人发现,每一种他们个人生活的选择,最后都会涉及宇宙的命运,有时还涉及多个宇宙的命运,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像上帝了。

这种宏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,于是一起来到外面。

他们看到智子沿着田埂快步走来。

智子从不干扰他们的生活,只有他们需要时才出现。

而这次,她的步态不同以往,很急促,没有了一贯的优雅,脸上的紧张神情也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。

“我们收到了大宇宙的超膜广播!”

智子说,然后调出了一个终端窗口并把它放到很大,为了让他们看清窗口中的内容,她还调暗了太阳的亮度。

窗口中快速滚动着无数行符号,那是由超膜广播所发送的点阵图形显示的,那些符号奇形怪状,无法辨认。

程心和关一帆还注意到,每一行符号都不是同一类型,它们滚滚而过,像波纹凌乱的湍急河面。

“广播已经持续了五分钟,还在继续!”

智子指着窗口说,“其实广播的信息很简短,持续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使用不同的语言,现在已经出现了几万种语言,哦,到十万种了!”

“这是对所有小宇宙广播吗?”

程心问。

“肯定是,还能是对谁呢?

动用这么大的能量,应该是重要信息。”

“有三体和地球语言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程心和关一帆很快明白,这是一个宇宙文明的生死簿。

现在,大宇宙可能已经过去上百亿年,不管广播信息的内容是什么,如果一个文明的语言能够被列在广播信息中,那只有两种可能:这个文明仍然存在;或者,这个文明存在过,且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,它的文化在宇宙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。

符号的大河从信息窗口中浩荡流过,已经广播了二十万种语言,三十万、四十万……一百万种语言,数量还在增加。

三体语言和地球语言依然没有出现。

“没什么,我们知道自己活过,生活过。”

程心说,她和关一帆紧紧地依偎在一起。

“三体!”

智子突然喊道,一手指着显示窗口,这时广播的语言种类已经增加到一百三十万左右,窗口中有一条三体文字的信息一闪而过,程心和关一帆不可能看清,但智子能看清。

“地球!”

仅仅几秒钟后,智子又喊道。

当广播信息的语言种类达到一百五十七万时,广播结束了。

信息窗口中的滚动显示消失了,只静止地显示出两条分别用三体和地球语言书写的信息。

程心和关一帆没有看清信息的内容,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。

在这宇宙的最后审判日,地球和三体两个文明的两个人和一个机器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。

他们知道,语言和文字的进化是很快的,如果两个文明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,甚至现在仍然存在,他们的文字肯定与现在显示的完全不同,但要让小宇宙中的人看懂,只能用古文字显示。

与大宇宙中曾经生存过的文明总数相比,一百五十七万是个相当小的数字。

在银河系猎户旋臂的漫漫长夜中,有两颗文明的流星划过,宇宙记住了它们的光芒。

程心和关一帆平静下来后,仔细阅读信息的内容,两种语言书写的内容是一样的,很简短:

回归运动声明:我们宇宙的总质量减少至临界值以下,宇宙将由封闭转变为开放,宇宙将在永恒的膨胀中死去,所有的生命和记忆都将死去。

请归还你们拿走的质量,只把记忆体送往新宇宙。

程心和关一帆把目光从回归运动声明上移开,相互对视着。

从对方的眼睛里,他们看到了大宇宙黑暗的前景。

在永远的膨胀中,所有的星系将相互远离,一直退到各自的视线之外,到那时,从宇宙间的任何一点望去,所有的方向都是一片黑暗。

恒星将相继熄灭,实体物质将解体为稀薄的星云,寒冷和黑暗将统治一切,宇宙将变成一座空旷的坟墓,所有的文明和所有的记忆都将被永远埋葬在这座无边无际的坟墓中,一切都永远死去。

为了避免这个未来,只有把不同文明制造的大量小宇宙中的物质归还给大宇宙,但如果这样做,小宇宙中将无法生存,小宇宙中的人也只能回归大宇宙,这就是回归运动。

两人的目光已经交流了一切,并且做出了最后的决定,但程心还是说出了她想说的话:

“我想回去,但如果你想留在这里,我也跟你留下。”

她对关一帆说。

关一帆缓缓摇摇头,“我是研究直径一百六十亿光年的大宇宙的,不想在这个只有一千米宽的宇宙里度过一生。

我们回去吧。”

“我不建议你们这么做。”

智子说,“我们无法精确测定大宇宙中时间的流逝速度,但可以肯定,距你们从蓝星进入这里到现在,大宇宙至少过去了上百亿年,蓝星早就没有了,云天明送给你的那个太阳也早就熄灭了,我们现在根本不知道大宇宙是什么样的环境,甚至不知道那个宇宙还是不是三维的。”

“小宇宙的门不是能够以光速移动吗,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生存的环境?”

关一帆问。

“如果你们坚持,我就找找看吧。

不过,我还是觉得留在这里是最好的选择。

留在小宇宙中有两种可能的未来:如果回归运动成功了,大宇宙坍缩为奇点并发生新的创世大爆炸,你们就可以到新宇宙去;如果回归运动失败了,大宇宙死了,你们还可以在这里度过一生,这个小宇宙也不错的。”

“如果所有小宇宙中的人都这么想,那大宇宙肯定死了。”

程心说。

智子无言地看着程心,对于她的思维速度而言,这段时间可能有几个世纪那么长。

很难想象软件算法能够产生这样复杂的目光和表情,显然,智子的A.I.软件把与程心相识以来的所有记忆数据都检索出来了,这数据有近两千万年的跨度,这所有的记忆都凝结在她的目光中,悲哀、敬佩、惊奇、责备、惋惜……种种复杂的感情混杂在一起。

“你还是在为责任活着。”

智子对程心说。

《时间之外的往事》(节选)

责任的阶梯

我的一生,就是在攀登一道责任的阶梯。

小时候,我的责任是好好学习,做一个好孩子,不要让爸爸妈妈失望。

以后在中学和大学,我的责任仍然是努力学习,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优秀的人,不要让社会失望。

从读博士开始,我的责任变得具体了,我要为运载火箭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,要制造出推力更大、更可靠的火箭,把很少的人和物资送到地球轨道上。

后来进入PIA,我的责任变成把一个探测器送到一光年以外的太空中,与入侵的三体舰队相会。

这个距离,是我以前参与研制的运载火箭飞行距离的百亿倍。

然后,我得到了一颗星星,在新纪元,它给我带来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责任,我成为黑暗森林威慑的执剑人。

现在看来,说那时自己掌握着人类的命运有些言过其实,但我确实掌握着两个文明历史的走向。

后来,责任变得复杂起来,我想让人类插上光速飞行的翅膀,却又不得不做相反的事:制止由此引发的战争。

我不知道那些灾难和太阳系最后的毁灭与我有多大关系,这是永远无法证实的,但肯定与我有关系,与我的责任有关系。

现在,我将登上责任的顶峰,要为宇宙的命运负责了。

当然,要为此负责的不止我们两个人,但这责任有我们的一份,这样的责任,在以前是绝对无法想象的。

我要对相信上帝存在的人们说,我不是它选定的;我也要对唯物主义者们说,我不是创造历史的人。

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幸的是没有能够走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道路,我的经历其实是一个文明的历程。

现在我们知道,每个文明的历程都是这样:从一个狭小的摇篮世界中觉醒,蹒跚地走出去,飞起来,越飞越快,越飞越远,最后与宇宙的命运融为一体。

对于智慧文明来说,它们最后总变得和自己的思想一样大。

智子通过647号宇宙的控制系统,操纵小宇宙处于大宇宙中的门,门在大宇宙中快速移动,寻找着适合生存的世界。

门与小宇宙的通信能够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,不能传输图像,只能发回对环境的评估结果,这是在负十到十之间的一个数字,表示环境的生存级别,只有级别大于零的环境,人类才能在其中生存。

门在大宇宙中进行了上万次跳跃移动,这过程耗费了三个月,只有一次检测到一个三级环境,智子不得不承认,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。

“三级环境是很恶劣很危险的!”

智子对程心和关一帆说。

“我们不怕,我们就去那里吧。”

程心坚定地说,关一帆对她点点头。

门在647号宇宙中出现了,同程心和关一帆在蓝星上看到的一样,它也是一个由发光的直线画出的长方形,但比蓝星上那个要大许多,这可能是为了物质转移的方便。

门最初出现时并没有与大宇宙连通,任何物质都能穿过它来到另一侧。

当智子重新设定门的参数后,穿过门的物质消失了,它们将在大宇宙中出现。

接着,647号宇宙开始向大宇宙归还物质。

据智子介绍,小宇宙本身是没有质量的,它的质量都来自于从大宇宙中带来的物质。

在三体世界曾经制造过的几百个小宇宙中,647号属于最小的一类,它总共从大宇宙中带走了约五十万吨物质,相当于公元世纪一艘大型油轮的运载量,从宇宙尺度上讲确实微不足道。

物质搬运首先从土壤开始。

自从第二次收割后,田地就没有再播种,机器人们用干农活的小推车装运潮湿的土壤,到达门前时,两个机器人抬起小车把土倾倒到门里——在经过长方形平面后,土消失了。

土壤的搬运进行得很快,三天后,小宇宙中已经没有一粒土了,房子周围的那几棵树也送进了门中。

土壤消失后,小宇宙出现了一片金属的地面。

这地面由一片片光洁的金属板拼接而成,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太阳。

机器人从地面的一侧把金属板拆下来,把它们一块块推进门。

在小世界一侧被掀开的地面下,露出了一艘小型飞船。

这艘飞船只有十几米长,却浓缩了三体世界最先进的技术。

它是按地球人类的人体工程学设计,可乘坐三名乘员,装备了核聚变和曲率驱动两套动力系统,有适合人类的迷你型生态循环系统和冬眠装置,像“星环”号一样可以直接在行星上降落和起飞。

也许是为了方便通过小宇宙的门,它的外形呈细长的流线型。

这艘飞船原本设想是由647号宇宙中的人进入新宇宙时使用,在新宇宙中找到合适的生存环境前,它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;现在,他们将乘坐它返回大宇宙。

金属地面被继续掀开,露出了下面的机器设备,这是程心和关一帆在小宇宙中第一次看到具有三体特征的事物。

就像程心曾见过的那样,这些东西的设计理念与人类完全不同,初看根本看不出它们是机器,像是一堆怪诞的雕塑或某种自然形成的地质构造。

机器人开始拆卸这些机器,把它们的部件一块块地送进门。

程心和智子在一间房子里忙碌着什么,她们不让关一帆过去看,说是在做一件女人的事情,最后会给他一个惊喜。

当地面下的某部机器被关停后,小宇宙中的重力消失了,那几幢白色的房子悬浮在空中。

机器人在失重中拆除天空,那是一大片能够显示蓝天和白云的薄膜。

这时,最后的地面也拆除了。

由于水体失去约束大量蒸发,小宇宙中云雾迷漫,太阳在云后朦胧地照耀着,出现了一道横跨宇宙的绚丽彩虹。

小世界中的水都在失重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液球,晶莹地折射和反射着阳光,在彩虹周围飘浮着。

随着机器的拆除,生态维持系统关闭了,程心和关一帆穿上了太空服。

智子再次修改了门的通行参数,第一次允许气体通过。

小宇宙中响起一阵低沉的轰鸣声,这是空气涌进门时发出的。

在彩虹下面,雪白的云雾在门的附近形成一个大旋涡,像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上的台风。

然后,旋涡变成一股龙卷风,发出的声音也变成尖啸,飘浮的水球被纷纷吸进湍急的龙卷风,撕碎后消失在门里。

空中飘浮的无数小物体也都被龙卷风吞噬。

太阳、房子和飞船等大物体,都向门的方向飘去,但它们很快被带有推进器的机器人固定在空中。

随着空气渐渐稀薄,彩虹消失了,云雾也越来越淡,空间变得越来越透明,小宇宙的太空显现出来,它与大宇宙的太空一样,漆黑深邃,但没有星星。

只剩下三件大的物体飘浮在太空中:太阳、一间房子和飞船,还有在失重中的十几个机器人。

在程心眼中,这个简单的世界很像她小时候画过的一幅稚拙的画。

程心和关一帆在失重中开动太空服上的推进器向太空深处飞去,最远飞一千米就到达宇宙的边缘,瞬间回到宇宙的另一侧。

可以在太空中看到那些物体的映像,每个方向的映像都有无穷多个,像相对摆放的两面镜子中的场景一样,成长长的一排延伸到无穷远处。

最后一间房子被迅速拆除,这就是智子的那间东方格调的会客厅,那些字画、茶案和房子的碎片一起被机器人送进门去。

太阳终于熄灭了,它是一个金属球体,发光的一半是透明的。

三个机器人把它整个推过了门。

以后小宇宙中只能有灯光照明,已经变成真空的太空迅速冷下来,残存的水和空气被冻成片片冰晶,在灯光中闪闪发光。

在智子的指令下,所有的机器人排成一列,鱼贯地进入门中。

现在,小宇宙的太空中,只剩下一艘细长的小飞船和飘浮在船边的三个人。

智子拿着一个金属盒,那是他们要留在小宇宙中的东西,是要送往新宇宙的漂流瓶。

它的主体是一台微型电脑,电脑的量子存储器中存储着小宇宙电脑主机的全部信息,这几乎是三体和地球文明的全部记忆了。

当新宇宙诞生时,金属盒会收到门发来的信号,然后用自己的小推进器穿过门,进入新宇宙。

它会在新宇宙的高维太空中飘浮,等待着被拾取和解读的那一天。

同时,它还会用中微子束把自己存储的信息不断地播放出来,如果新宇宙中也有中微子的话。

程心和关一帆相信,其他的小宇宙,那些响应回归运动呼吁的小宇宙,也在做着同样的事。

如果新宇宙真的诞生,其中会有许多来自旧宇宙的漂流瓶。

可以相信,相当一部分漂流瓶中的记忆体里存储的信息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:记录了那个文明每一个个体的全部记忆和意识,以及每个个体的全部生物学细节,以至于新宇宙中的文明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复原那个文明。

“还可以再留下五公斤吗?”

程心问道。

她在飞船的另一侧,身穿太空服,手中举着一个发光的透明球体,球体直径约半米,里面飘浮着几个水球,有的里面游动着几条小鱼,有的里面生长着绿藻;还有两块飘浮的微型陆地,上面长着嫩绿的青草。

光亮是从球体顶部发出的,那里安装着一个小小的发光体,是这个小世界的太阳。

这是一个全封闭的生态球,是程心和智子十多天的工作成果,只要球体内的小太阳还能够发光,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就能生存下去。

只要有它留在这里,647号宇宙就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黑暗世界。

“当然可以,大宇宙不会因为这五公斤就不坍缩了。”

关一帆说,他还有一个没说出来的想法:也许大宇宙真的会因为相差一个原子的质量而由封闭转为开放。

大自然的精巧有时超出想象,比如生命的诞生,就需要各项宇宙参数在几亿亿分之一精度上的精确配合。

但程心仍然可以留下她的生态球,因为在那无数文明创造的无数小宇宙中,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不响应回归运动的号召,所以,大宇宙最终被夺走的质量至少有几亿吨,甚至可能是几亿亿亿吨。

但愿大宇宙能够忽略这个误差。

程心和关一帆进入了飞船,智子最后也进来了。

她早就不再穿那身华丽的和服了,她现在身着迷彩服,再次成为一名轻捷精悍的战士,她的身上佩带着许多武器和生存装备,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把插在背后的武士刀。

“放心,我在,你们就在!”

智子对两位人类朋友说。

聚变发动机启动了,推进器发出幽幽的蓝光,飞船缓缓地穿过了宇宙之门。

小宇宙中只剩下漂流瓶和生态球。

漂流瓶隐没于黑暗里,在一千米见方的宇宙中,只有生态球里的小太阳发出一点光芒。

在这个小小的生命世界中,几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环境中静静地飘浮着,有一条小鱼从一只水球中蹦出,跃入另一只水球,轻盈地穿游于绿藻之间。

在一小块陆地上的草丛中,有一滴露珠从一片草叶上脱离,旋转着飘起,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