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8章 背锅,贺兰评事(1 / 2)

莫若凌霄 月关 6022 字 2022-12-15

贺兰崇敏悠悠醒来,便发觉腿上剧痛,脸上剧痛,肋下剧痛,哪儿都剧痛。

贺兰崇敏不禁痛得呻吟了一声。

黄录事和乔书办立即凑到面前:“评事?”

贺兰崇敏茫然道:“我……我怎么了?”

黄录事嘴角抽了抽,道:“评事,方才在雅集上,咱们受到江南士子攻击,是下官拼死把您给救回来的。”

乔书办道:“是啊是啊,下官和黄录事架着您,替您挡了不少拳脚。”

贺兰崇敏一下子想起来了,愤怒的一下子坐了起来。

“那些刁民,那些大胆刁民!他们在哪,不要让他们跑了!”

黄录事咧咧嘴道:“评事,他们没跑,如今就在门外呢。”

贺兰崇敏大喜:“干的好,把他们押上来,本官要亲自审,本官要用刑,本官要……”

乔书办小心翼翼地道:“评事,他们就在外面,但是,没被咱们抓着。他们是不依不饶地追过来的,现在外面人山人海的……”

贺兰崇敏一呆,侧耳听听,这才听见外边果然人声嘈杂,时不时还有人高呼口号,大意就是叫他滚出江南,莫来祸害江南百姓。

也有激进的士子,大喊要他为陈琛抵命,为十四义士抵命。

贺兰崇敏顿时色变,方才被痛殴的恐惧再度涌上心头:“快,快拦住他们,不要叫他们进来啊……”

黄录事忙道:“评事放心,下官发现他们还是很有分寸的,也知道一旦打死了命官,后果不可收拾,所以,他们并不敢拼死冲进来。我看他们,就只是想赶我们走。”

贺兰崇敏听了,顿时松了口气。

不过他低头一瞧,又不禁怪叫起来:“我的腿,我的腿啊……”

他的右腿,以一个奇怪的姿势向上翘着,那完全是反关节的一个动作。

贺兰崇敏一把揪住了黄录事的衣领,指着自己的腿,恐惧地叫道:“这就是你说的分寸?啊!这就是你说的分寸?我的腿,我的腿啊,快去找郎中……”

黄录事为难地道:“除非咱们答应立即回神都,否则百姓们不依不饶啊,下官……出不去啊。”

“我不管!你快找郎中,要是我的腿废了,我就废了你!”

贺兰崇敏狰狞地大哼,暴戾之气让黄录事不寒而栗。

黄录事无奈,只好出了房间,刚一出去,就见空中仍有不少垃圾飞进院儿来,赶紧贴着檐下走到房山墙处。

黄录事咳嗽一声,问那紧张兮兮地守在院中的众差役:“你们谁会正骨、接骨啊?快说出来,本官有赏。”

问了半晌,才有一个差役怯怯地举手:“黄录事,我……我给我家大黄接过骨,不知道行不行……”

黄录事大喜:“你家大黄是谁?你兄弟还是你儿子?”

那差役翻了个白眼儿:“大黄,是我家养的一条老狗。”

黄录事想了想,总感觉听着有点不对劲儿。

不过……管它呢。

黄录事便急不可耐地道:“来来来,你快来,跟我进去,给贺兰评事正一下骨,再帮他接续一下。”

那差役大惊道:“啊?我不会啊,我给我家大黄都是瞎接的,我不会给人接骨啊。”

“你闭嘴,不要再提你家大黄了。进去以后,你就说你会接骨,绝对不要提你家大黄。否则,我老黄就派你出去找郎中,要是叫人打死,你就活该!”

那差役一听,吓得不敢再说,乖乖夹着腚沟子,跟在老黄屁股后面,颠儿颠儿地进了房间,去给贺兰崇敏接骨了。

……

江南东道有十九个州,一百余万户,七百余万人,是大周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之一。

不过,该州驻军却不多,毕竟是江南腹地,不太容易发生对外战争的地方。

所以就算是该州最大的沿海码头福州,也只有一千五百名驻军,另有一千五百名水师。

而无锡附近,因为有着一条运河的缘故,倒是有一支驻军,名曰梁溪军,八百人,同样是水陆两栖。

罗克敌带着四名旗牌官,十余名护军,赶到驻地营地,便传达唐治的命令。

“好,请足下稍候,本都尉马上点将。”

安顿了罗克敌,那折冲都尉马上击鼓聚将。

左右果毅都尉、别将、长史、兵曹参军等,在江南多少年也碰不上一次非点卯时间的击鼓聚将,急急忙忙披挂整齐,赶到帅帐。

折冲都尉把事情一说,左果毅都尉吃惊地道:“抓捕江南士族子弟?这……真不会捅大篓子么?”

右果毅都尉冷笑道:“你这人,一贯的前怕狼后怕虎,咱们只是吃兵饷的,就是把天捅个窟窿,也赖不到咱们头上。”

别将赞道:“不错!你们别忘了,咱们经略使大人燕八剑将军自从到了江南东道,大肆整顿军务,还以军法,斩了敢挑战他的钱副将。

他提着钱副将的人头,对咱们大家伙儿说过什么来着?”

兵曹参军事沉声道:“不听将令者,杀无赦!见王命旗牌而不从命者,杀无赦!”

折冲都尉把帅案一拍:“各位,下令调兵的,是汝阳郡王,我们要救的,是梁王府的五公子。这件事办好了,你我前程,一片光明,还要商议什么,听命行事吧。”

众人叉手称诺。

这位折冲都尉也是个狠人,只留了极少的兵丁守营,大队人马立即开拔,一部分步行,沿运河长堤,一部分人乘船,便向无锡城内冲去。

……

无锡张家的老爷子,是第一个知道城里出事儿的大家长。

因为儿子主持雅集,老爷子特意避到了乡下,为的就是让儿子独挡一面。

否则,这些士子来了无锡,都要来拜见他这位长辈,听他教诲,那就影响了树立儿子的威望。

可他没想到,城里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。

自从科举制兴起,最得益的自然是寒门,其次就是江南士族了。

江南士族较关陇贵族、山东高门,底蕴差距甚大,本来一直屈居于士族门阀之末。

就是从前朝开始推行科举开始,江南士族的实力渐渐增强了。

虽然,现在还影响不大,可是士族门阀都是传承几百上千年的人家,他们考虑事情,眼界也常常放在数百上千年后。

随着科举制越来越成为取士的主要手段,将来的江南士族前景会如何?

所以,关陇贵族和山东高门,对以前并不放在眼里的江南士族,已经渐生忌惮。

早已瓜分好了的一切,岂容江南士族坐大,再从他们口中夺食?

如果,这些年轻人不知轻重,让贺兰崇敏这位朝廷派出来的官差出了事,江南士族将要面对的,可不仅仅是天子的不满、梁王的怒火,而是趁火打劫的关陇贵族和山东高门呐!

老爷子焦急不已,一面派人去通知诸多老友,一面乘上肩舆,让三拨抬舆者轮替不休,飞奔回城。

结果,刚刚进城,他便看见大批官兵正浩荡而过,刀枪如林,杀向巷中。

他们高声大喝着:“抓乱匪,救贺兰公子,闲杂人等,立即回避!”

“完了,完了!”

张老爷子面如土色,呆了片刻,突然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:“快去,快去啊,看到一帆,立即把他拉出来,把他拖回家中,谁若办得此事,老夫赏他良田百亩,快去,快……”

他还没说完呢,跟在他身边的张府家丁就两眼放光,嗷嗷叫着冲了上去。

那负责换班抬他的人也疯了似的冲了出去,正抬着他的两个家丁犹豫了一下,把他放下,试探地问道:“老爷?”

张老爷子双手连挥:“去去去,快去快去,把公子找回来。”

“好嘞!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