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月轮回,光耀大明(1 / 2)

太子殿下亲征,捷报连连。

金州工农子弟中学。

穿着学生服的中学生,在自己的座位上,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,激动而又高昂的声音,传遍了整个教室。

读书社。

不知道哪名学生发起创办的社,最初三五名好友一起读书,逐渐扩大流传了下来,已经成为了金州工农子弟中学最大的结社之一。

与其他的地方不同,金州的工人群体比例非常高。

金州工农子弟中学,是第一家招收女孩子的学校,不再是男女分校,而是分女子班。

中学施行住读,每个月放九日假。

傍晚。

学校的湖畔,点亮的煤油路灯下,教室内仍然有着灯光。

在一间屋内,几十名少年围成一圈,其中竟然还有三名女学生,皆紧紧的盯着朗诵的学生。

“日月轮回,光耀大明。”

“太阳与月亮的交替,如同光明的传递,赋予了大明无尽的活力。”

“哗啦啦。”

随着朗诵学生的停歇,伙伴们纷纷的鼓起掌,女孩子们也高举双手为他发出赞美的声音。

朗诵的学生更加的自信。

“旭日东升,洒下万丈光芒,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与温暖。黄昏时分,月亮在天边挂起,引导着人们迈向明天。”

“日月轮回,如同大明的命运,无论何时何地,都会光耀人间。”

“哗啦啦。”

“周成生大彩。”

“赞。”

少年们鼓掌。

朗读的学生,双手合于胸前,左手在外,右手在内,向四周一边作揖。

欢快的气氛,让每个少年的嘴角露出笑容。

三名女孩子在场,更是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,外面的月亮高高挂起,月光撒入窗户。

“周成生,再来一个。”

女孩子的手捧在嘴边,带头起哄道。

很快。

周围的人都响应,周成生没有客气,见伙伴们的确是真心请他继续朗诵,于是才开始继续。

不久。

下一个少年起身,他长得魁梧,肤色较黑,因为他还是竹球社的社员。

他捧着自己的手稿,有些不好意思。

伙伴们鼓励他。

“向英武神勇,战无不胜,从无败绩的太子殿下献文。”

从开始的结巴,逐渐越来越大的声音,壮小伙的声音,犹如鼓声一般的洪亮。

“英勇无畏,拼搏奋斗,大明军队勇往直前。在困难与阻碍面前,我们不屈不挠。”

“民族危亡之际,先烈们挺身而出,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长城。”

“光复中华文明的大明先烈们,我们永远祭奠他们的崇高精神,要以他们为榜样,继承薪火,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伟大的不灭大明。”

窗外。

巡逻的先生嘴角含笑。

读书社有点意思。

“好了,时间到了,各回宿舍。”

学生们恋恋不舍的告别。

三名女学生也回去了女子宿舍。

天空上挂满了星辰。

第二日。

早晨。

学生们进行操练课,两个女子班学着礼仪,结束后,伙房吃过造反,学校放假了。

金州城已经成为了新城区,四通八达的铁道,学生们乘坐公车金州周边各地。

盐场,渔场,船政,船厂,林场等等,一处又一处的工业区,大烟囱的丛林,北平行省的“蒸汽机”。

周成生在丙号林场站台下车,一同下来的还有二十余名学生,各自回到了家中。

妇人带着三岁的孩子,看到了周成生,吓得连忙起身,露出了紧张,一副拘谨的样子。

周成生不知道说什么,回去了自己的房间。

他已经忘记自己的亲娘的模样。

犹记得家乡里,他们家很穷,父亲是佃户,从小的记忆深处就是饿,每天都饿。

在他很小的时候,娘就病逝了。

根据先生们的说法,因为吃不饱,伙食差,长期下来,身体的能量差,挡不住阴毒,容易生病,一生病,又因为身体缺乏能量,挡不住病痛。

后来父亲带着自己来到了金州。

那一天。

他第一次吃饱饭,吃饱饭的滋味,至今都还记得,那天,他差点噎死了。

忘记了姓名的伙房的大叔救了他,熟练的动作,看来不止救了自己一个人。

然后又有一天,父亲领着一名年轻的女子回家了,让自己叫她娘。

周成生当然没叫,父亲也没有强迫他。

一年、两年、三年、四年、五年、六年、七年。

七年的变化,让他都快忘记了儿童时期的生涯,仿佛上辈子的事情,完全无法想象。

“吃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