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妙计诱叔达(2 / 2)

吕布“嗯”了一声,说道:“好了,你们也去整军吧,先跟着何苗一起去收编禁军,这件事情马虎不得!”

三人行了一礼之后退出了营帐,等到营帐里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之后,吕布叹了一口气,自言自语地说道:“还是太急促了,勉强将这些将领的心给收了,只是还不算牢靠,都是借着以往的威望,必须要抓紧时间给自己正名!”

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,吕布也出去整理军队,片刻之后,就跟着何苗一起往广阳门附近行去,这一次他们纠集了五千余人,为的就是能够震慑住禁军。

在路上,何苗对吕布说道:“广阳门和津门都毗邻洛河,在洛河的两岸,驻扎了的禁军,除了守卫南北二宫的禁军之外,就属洛河两岸的禁军最多,其次就是守卫太仓的禁军。”

“由于有禁军在侧,所以这两个门都是不设城门校尉的,现在的洛阳城之中,禁军数量应该多达十万众,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首领,每隔数千人就一个将领,关键也没有真正有身份的人能够将这些将领全部管住。”

“这些将领又不敢肆意妄为,身份也不高,之前遂高在的时候,凭借他大将军的身份,这些禁军自然言听计从。”

“但是现在遂高被阉宦杀死,禁军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,他们又不敢有什么想法,又不愿意随意的投入到别人的麾下,自然就这么呆在这里咯,但是现在董卓打破了僵局,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了!”

之前吕布给何苗讲过差不多的话,何苗现在可想的很清楚,他也不是傻子,吕布提醒了他一下之后,自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。

吕布开口问道:“依大兄之见,董卓能够招揽到多少禁军?”

何苗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董卓现在就驻扎在南宫旁边,可以肯定的是南宫的禁军会全部被他招揽,董卓主要争取的应该就是北宫驻扎的禁军,以及太仓的守卫禁军了。”

“太仓距离洛阳城中城有点远,而且负责守卫太仓这样的重任,难度是最高的,一时之间董卓不会去考虑那里,就算是某也不会考虑,姑且算董卓将南北二宫全部收编吧,有五万以上的禁军!”

吕布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么大兄,某有一计,董卓的速度应该没有那么快,有八成以上的可能尚且没有将北宫的禁军收编完全。”

“要是等到他将南北二宫的禁军完全收编,合计起来六七万的兵力,我们就算完全掌控洛河两岸的禁军,恐怕也只能自保,但要想有什么作为,恐怕不太可能!”

何苗皱了皱眉头,赞同地说道:“确是此理,而且北宫的禁军乃是皇宫禁军,收编的难度不小,不比洛河两岸的禁军,里面有不少都是我熟识之人,更有遂高原先的部下,所以我们收编的速度要比董卓快的多!只是不知道奉先所谓的计为何物?”

“就是这个道理,大兄以最快的速度收编洛河两岸的禁军,时间差不多也到了夜晚,我等率领大军,趁着夜色杀将过去。”

“董卓没有完全收编北宫禁军,当然不会回去,而回选择就近驻扎在北宫边,那么我们可以趁乱突袭董卓的大营,要是趁乱杀掉董卓,那自然是再好不过,要是没有办法,我们也不吃亏,反正削弱了董卓的实力!”

何苗的眼珠子“咕噜”的转了几下,当即右手在空中虚抓一下,说道:“好!就这么决定,他董卓不是喜欢偷袭吗?我们就让他也尝尝被人偷袭的滋味!”

说到这,何苗顿了顿,接着说道:“奉先屡屡为某出谋划策,皆是良策妙计,足以见得奉先实乃智计过人,谋算无双,某本以为奉先武力过人,却不料奉先居然是文武双全,这般人物,当是天下英雄,某有奉先,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啊!”

吕布笑呵呵地说道:“大兄过誉了,某所说之事,想必大兄心中早有计较,当不得大兄如此赞誉!”

突然吕布身子前倾,悄声对何苗说道:“并州上下将士,其实都希望能为丁府君报仇,故此时并州系凝聚于一起。”

“若是大兄能够斩杀董卓,为丁府君报仇,圆了并州系将士的心愿,定能够使并州系上下归心,到那时,某必定带着麾下将士投靠大兄,供大兄驱使!”

何苗顿时心中一喜,赶忙问道:“奉先此言可是当真?”

吕布坚定地点了点头,说道:“某绝无虚言,某在并州军中待了这么多年,对麾下的那群将士甚是了解。”

“之前某也承诺诛杀董卓,为丁府君报仇,因此大家都信任某,从而得以代掌并州军,若是大兄能够做到这件事,再辅以大兄的身份,那些将士不会有拒绝的理由,大兄将得到一支精锐铁骑!”

何苗越发地高兴,脸上止不住的笑容,大点其头,兴奋地说道:“好好好,要是真如奉先所言,那某也绝不负奉先,你我必将共富贵!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